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尤其是在交通事故、运动损伤或意外跌倒中较为多见。对于这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护理不仅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下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恢复三个方面对四肢骨折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详细说明。
一、术前护理
在手术前,医护人员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生命体征、心理状态及既往病史等。首先,要确保患者了解手术的基本流程和可能的风险,帮助其树立信心,减轻焦虑情绪。其次,根据医嘱做好各项检查工作,如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骨折的具体情况。此外,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功能锻炼,保持肌肉力量,为后续手术奠定基础。
二、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交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一方面要维持患者的体温稳定,避免因长时间暴露于冷环境中导致低体温;另一方面要注意防止压疮的发生,定期变换体位,保护受压部位。同时,还要协助医生完成器械传递等工作,保证手术操作流畅高效。
三、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初期主要关注伤口愈合情况,预防感染发生。具体措施包括定时更换敷料、监测引流液量及其性质,并遵照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随着病情好转,逐步引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比如关节活动度练习、肌力增强训练等,旨在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在此期间,还需继续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在四肢骨折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才能真正实现最佳疗效,让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