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庄子二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八年级下册

2025-06-10 04:23:06

问题描述:

庄子二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八年级下册希望能解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10 04:23:06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所著的一部经典著作,其文章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见长,其中《逍遥游》与《惠子相梁》两篇尤为著名。以下是针对这两篇文章的理解性默写及参考答案,供八年级学生复习使用。

一、《逍遥游》

1. 原文填空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理解性默写:请默写出描述鲲鹏形象的句子,并解释“怒而飞”的含义。

- 参考答案:“怒而飞”中的“怒”并非愤怒之意,而是形容鹏鸟奋起而飞的状态,表现出一种强大的力量感。

2. 思想内涵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 理解性默写:这句话表达了什么观点?

- 参考答案:这句话说明了无论个人能力如何出众,在天地万物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体现了庄子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

二、《惠子相梁》

1. 原文填空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理解性默写:请默写出这段文字,并分析惠子为何害怕?

- 参考答案:惠子害怕是因为他误解了庄子的意思,认为庄子是来取代他的职位,这反映了惠子内心的不安与猜忌。

2. 寓意探讨

庄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理解性默写:这句话体现了庄子怎样的哲学思想?

- 参考答案:这句话表明了庄子对于主观认知局限性的认识,强调了个体之间的不可替代性和独特性。

通过以上理解性默写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庄子二则》的核心内容及其蕴含的深邃哲理。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记忆原文,更要深入体会其中的思想精髓,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与思辨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