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2022年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导读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2 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以及烛之武的人物形象。3 学习本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

2. 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以及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3.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 采用诵读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和节奏。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的说服技巧及其成功的原因。

3. 比较阅读法,将本文与其他历史故事进行对比,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品质。

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个人智慧和勇气对于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分析烛之武的说服艺术,理解其如何成功地说服秦伯退兵。

2. 探讨烛之武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特点及其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 把握文中复杂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2. 理解烛之武退秦师过程中所体现的战略智慧。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入课文,激发学生兴趣。

2. 初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停顿。

3. 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 讨论交流:小组讨论烛之武退秦师的过程,并派代表发言。

第二课时

1. 精读课文:逐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析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2. 文言知识梳理:归纳整理文中的重要文言词汇和句式。

3.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人物情感。

4. 总结提升: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1. 背景介绍

2. 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3. 说服艺术分析

4. 历史意义探讨

以上就是《2022年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的基本框架,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