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理解诗歌《春雨沙沙》,激发幼儿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 认知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春天的特点,认识春雨的作用。
3.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春天的景象。
二、活动准备:
1. 图片材料:春雨、种子发芽、花朵绽放等与春天相关的图片若干。
2. 音乐资源:轻柔的背景音乐《春之歌》。
3. 教学道具:自制的小雨滴头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教师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春之歌》,并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想象春天的景象。随后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鼓励孩子们大胆发言,激发他们对春天的兴趣。
(二)学习诗歌
1. 朗诵诗歌: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春雨沙沙》的诗歌内容,同时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含义。
- 春雨沙沙,下在田野里,
种子发芽,绿意盎然起。
春雨沙沙,润物细无声,
花朵绽放,美丽又芬芳。
2. 分段讲解:逐句解释诗歌内容,比如“春雨沙沙”表示春雨轻轻落下,“润物细无声”说明春雨滋养万物却不声张。
3.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戴上自制的小雨滴头饰,模仿春雨滋润大地的动作,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三)互动交流
让每位小朋友分享自己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内容或创作一句关于春天的小诗。
(四)总结回顾
教师带领全体幼儿一起再次齐声朗读诗歌,然后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强调春雨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四、延伸活动:
1. 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春天的变化,寻找自然界中正在发芽的小草或者开放的花朵。
2. 在美工区提供彩笔和纸张,鼓励幼儿画出他们心中的春天景色。
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快乐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