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三国成语故事:空城计

2025-07-08 16:06:45

问题描述:

三国成语故事:空城计,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十万火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8 16:06:45

三国成语故事:空城计】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鼎立,而诸葛亮则是蜀汉的智囊,被誉为“卧龙先生”。在众多三国故事中,“空城计”是最为经典、最富智慧的一则。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他派出马谡镇守战略要地街亭,却因马谡指挥失误,导致街亭失守,蜀军陷入困境。此时,诸葛亮被迫撤退,而魏国大将司马懿率大军紧追不舍,直逼西城。

当时,诸葛亮身边兵力寥寥无几,城中更是空无一人,根本无力抵抗。面对敌军压境,诸葛亮却并未惊慌失措,反而神色自若,安然坐在城楼上,焚香抚琴,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

司马懿的前锋部队来到城下,见城门紧闭,城中毫无动静,只有诸葛亮一人在城头弹琴。他们心中疑惑,不敢贸然进攻。司马懿本就以谨慎著称,他疑心重重,觉得这其中有诈,于是下令暂缓进攻,退兵而去。

后来,有人问诸葛亮为何敢用如此冒险之计,诸葛亮答道:“兵不厌诈,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他深知司马懿多疑的性格,因此故意摆出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让对方产生怀疑,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空城计”这一典故,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临危不惧和过人智慧,也体现了古代战争中心理战的重要性。它告诉人们,在面对强敌时,有时并不需要硬拼,而是要用智谋化解危机。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文化中“智取”的典范,也被广泛用于现代管理、谈判、博弈等领域,提醒人们在关键时刻要冷静思考,善于利用对手的心理弱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空城计”不仅是三国历史中的一个片段,更是一种智慧的象征,值得后人细细品味与学习。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