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儿童活动来表现春天的写法。
-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写儿童的活动来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情感,理解“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等。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冰心及其作品风格。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播放一段春天的视频或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 提问:“你最喜欢春天的哪个季节?为什么?”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描写春天的文章——《只拣儿童多处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2. 教师检查朗读情况,纠正发音。
3. 提问: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
1. 分段阅读,逐段分析:
- 介绍作者游览公园的情景,引出主题。
- 描写孩子们在公园里玩耍的场景,突出“儿童多处行”。
- 第三段:通过孩子的笑声和活泼表现春天的生机。
- 第四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2. 小组讨论:
- 作者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
-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春天的美丽?
3.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作者通过对儿童活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对童年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欣赏冰心其他作品片段,如《繁星》《春水》,感受其语言风格。
2. 讨论:你有没有像文中的孩子一样,在春天里尽情玩耍的经历?请分享你的故事。
3. 写作练习: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段话,要求描写一个具体场景。
(五)总结提升(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只拣儿童多处行”的寓意。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身边的美。
3. 布置作业:完成写作练习,并预习下一课内容。
五、板书设计:
```
只拣儿童多处行
——冰心
主题:春天的生机与童年的快乐
写作手法:通过儿童活动表现春天
情感表达:热爱自然、怀念童年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了他们对春天和童年的热爱。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今后应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