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急!求解答,求别忽视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4 21:55:03

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所创作的一组山水游记散文,共八篇。这些文章不仅描绘了永州的自然风光,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生、仕途的感慨与思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以下是《永州八记》的原文

一、《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荷锄,携酒肴,从余往。逾岭则四望如一,千山万壑,皆为吾有。于是,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二、《钴鉧潭记》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水清而浅,多奇石。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三、《钴鉧潭西小丘记》

问其价,曰:“三十万。”余怜而售之。李氏,买之以利其家。呜呼!以兹丘之胜,而不能得大贤而托之,徒使庸人得之,岂不悲哉!

四、《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五、《袁家渴记》

渴上见小石山,无麓。其上多美竹,竹间有泉,泠泠作响。其下多石,或圆若玉,或方若砥,或立若人,或卧若兽。山势峭拔,风自北来,吹竹声如环佩,令人神清气爽。

六、《石渠记》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甚喜。渠之上,有石横截水中,如桥。其上有古木,枝叶交加,鸟声不绝。水激石,声如钟磬,清越可听。

七、《石涧记》

石涧在石渠南,水清而急。涧中有石,大小不一,错落其间,如棋局。水击石,声如鼓鸣。人坐其上,心旷神怡。

八、《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洞焉,其口若门。入其中,石壁峭立,如城垣。石上多苔藓,藤蔓缠绕,不见天日。其内有水,清澈见底,鱼跃其间,如游龙。

《永州八记》虽为游记,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思。柳宗元在贬谪中寄情山水,借景抒怀,展现了他高洁的人格与超然的心境。这些文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