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主题班会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主题班会教案,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5 22:38:18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帮助的情况,而帮助他人不仅能够解决他人的困难,也能让自己获得内心的满足与快乐。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互助意识,特开展本次“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标:

1. 让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能带来内心的愉悦。

2.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4. 引导学生理解“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上午9:00—10:30

四、活动地点:

学校三楼多媒体教室

五、参与对象:

初二(3)班全体学生及班主任老师

六、活动准备:

1. 准备相关视频素材(如助人为乐的感人故事、校园中同学互帮互助的片段等)。

2. 设计互动环节的提问卡片和小任务卡。

3. 制作PPT课件,包含主题导入、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内容。

4. 提前布置学生收集身边的助人故事或自己帮助他人的经历。

七、活动流程:

(一)导入环节(10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助人为乐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2. 教师提问:“你有没有帮助过别人?被别人帮助过吗?当时的心情如何?”

3.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经历。

(二)主题讲解(15分钟)

1. 教师通过PPT讲解“帮助别人”的意义,结合心理学中的“利他行为”概念。

2. 介绍“助人者效应”,说明帮助他人对自身情绪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帮助别人会让人感到快乐?

(三)情景模拟(20分钟)

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助人行为(如:同学摔倒、考试失利、忘记带文具等)。

2. 每组表演后,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分享感受。

3. 教师总结:帮助他人不仅是对他人的支持,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四)分享交流(15分钟)

1.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讲述自己帮助他人的亲身经历。

2. 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发表看法,形成互动氛围。

3. 教师适时引导,强调“点滴善行,汇聚成河”的理念。

(五)总结提升(10分钟)

1. 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重申“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主题。

2. 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3.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我帮助别人的一天”的小作文,下节课分享。

八、活动延伸:

1. 在班级设立“爱心角”,鼓励学生互相帮助,记录每天的助人行为。

2. 开展“每周一善”活动,让助人成为一种习惯。

3. 结合学校德育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扩大助人范围。

九、注意事项:

1. 班会过程中注意营造轻松、温馨的氛围,避免说教式教学。

2. 尊重每位学生的发言,鼓励他们表达真实想法。

3. 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和鼓励,使其积极参与。

十、活动反思:

本次班会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今后将继续开展类似活动,推动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助人中收获快乐。

——初二(3)班 班主任:XXX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