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middot及书博山道中壁》原文及翻译)】原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作者简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豪放派词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军事将领。他的词作多抒发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的情怀,风格沉郁悲壮,情感真挚。
作品背景: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被贬至江西上饶期间,当时他已年过半百,长期远离朝廷,心中满是无奈与感慨。他在博山(今江西境内)游历时,有感而发,写下此词。词中通过对比少年与成年时对“愁”的不同体会,表达了他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
译文解析: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年少的时候,还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忧愁,却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望。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为了写诗填词,故意装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说自己心里有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如今尝遍了人生的种种苦楚,想要倾诉却不知从何说起。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想说又忍住不说,最后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天气凉了,真是个好秋天啊!”
艺术特色:
1. 对比手法:通过“少年”与“而今”的对比,突出了人生阅历带来的变化。
2. 含蓄表达:全词没有直白地表达愁绪,而是用“天凉好个秋”这样的闲话来掩饰内心的沉重。
3. 语言简练:全词不过几十字,却蕴含深意,耐人寻味。
赏析:
这首词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味深远。它不仅是辛弃疾个人情感的写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许多士大夫的共同心境。在国家动荡、个人失意的背景下,词人将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化作了对自然景物的淡淡感叹,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以景写情”的高超技巧。
结语: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虽短,却意境深远,语言质朴却富有力量。它不仅是一首词,更是一段人生的心路历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