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春晓》教案范文】一、活动名称:
《春晓》——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
二、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学唱《春晓》,激发幼儿对古诗词的兴趣,感受春天的美好与诗意。
2. 认知目标:初步理解《春晓》这首古诗的内容,了解其表达的意境。
3. 技能目标:能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动作模仿,并尝试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活动准备:
- 音乐素材:《春晓》背景音乐(可选用古风旋律版本)
- 图片资料:春天的图片、小鸟、花朵、雨滴等元素
- 教具:手摇铃、沙锤、小鼓等打击乐器
- 课件或PPT:展示古诗《春晓》的文字与配图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引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吗?春天里有美丽的花朵,有欢快的小鸟,还有淅淅沥沥的小雨。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它叫《春晓》。”
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出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看到的画面,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学习古诗(8分钟)
教师朗读《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逐句讲解古诗内容,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诗意,如“春眠”是春天睡得香,“啼鸟”是鸟儿在唱歌,“风雨声”是夜晚的雨声,“花落”是花瓣被风吹落。
3. 音乐欣赏与律动(10分钟)
播放《春晓》的音乐,引导幼儿闭上眼睛聆听,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和情绪。
随后,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律动,如拍手、踏步、摇摆等,配合音乐节奏,让幼儿在动中感受音乐的美。
4. 歌曲学唱(10分钟)
教师示范演唱《春晓》歌曲,鼓励幼儿跟唱。
分句教学,重点练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句子,注意音调的柔和与自然。
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节奏感。
5. 创意表达(7分钟)
引导幼儿根据《春晓》的内容进行绘画或手工创作,如画出自己心中的春天、制作“花瓣”贴纸等。
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分享对春天的感受。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
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朗诵《春晓》,并说说他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五、活动延伸:
- 在区域活动中设置“古诗角”,提供古诗绘本和录音设备,供幼儿自由欣赏。
- 结合季节变化,开展“四季歌”系列音乐活动,拓展幼儿对不同季节的感知。
六、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通过古诗《春晓》的学习,不仅让幼儿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提升了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结合多感官体验,丰富幼儿的艺术感受力。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旨在提供参考与启发,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