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在临床医学中,病例报告是一种重要的学术交流形式,用于记录和分享具有特殊意义或教学价值的患者情况。本文旨在通过对一例罕见疾病的个案进行详细描述与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并推动对该病的研究与认识。
该患者为一名42岁男性,因持续性右上腹痛、发热及轻度黄疸就诊。既往无重大疾病史,家族中亦无类似病史。入院后,初步体检发现患者皮肤轻度黄染,右上腹有压痛,未触及明显肿块。实验室检查显示:总胆红素升高至38 μmol/L,直接胆红素为22 μmol/L,ALT(谷丙转氨酶)升高至120 U/L,AST(谷草转氨酶)为75 U/L,ALP(碱性磷酸酶)为150 U/L。超声检查提示胆囊壁增厚,胆总管未见明显扩张,但肝内胆管轻度扩张。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进行了腹部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肝脏实质内存在多发低密度影,部分区域呈囊性改变,胆道系统未见明显梗阻。结合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数据,初步考虑为胆管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但病因尚不明确。
随后,患者接受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术中发现胆总管下段轻微狭窄,未见明显结石或肿瘤。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同时,行肝脏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提示慢性胆管炎症伴胆管上皮细胞增生,未见恶性病变证据。
综合各项检查结果,最终诊断为“非特异性慢性胆管炎伴肝内胆汁淤积”。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及保肝药物支持治疗,症状逐渐缓解,肝功能指标逐步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后,患者病情稳定,无复发迹象。
本病例的特点在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缺乏典型的感染或结石诱因,增加了诊断的难度。通过多学科协作及系统的检查手段,最终明确了病因并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此病例提醒临床医生在面对复杂病例时应保持高度警惕,避免误诊或漏诊,同时强调了个体化诊疗的重要性。
此外,该病例也反映出当前在胆道系统疾病中的研究仍存在诸多未知领域,尤其是对非典型病例的识别与处理,仍需进一步积累经验与开展深入研究。希望本报告能为相关领域的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