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情感真挚、语言凝练的七言律诗,写于唐代安史之乱后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也流露出他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
全诗以“剑外忽传收蓟北”开篇,短短五个字便点明了事件的发生——边塞传来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这一消息如同惊雷般震撼人心,打破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的沉闷与忧郁。紧接着,“初闻涕泪满衣裳”一句,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听到好消息时的激动与悲喜交加的心情。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落,既是因喜悦而哭,也是因多年战乱带来的痛苦而哭。
接下来的“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两句,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内心的转变。他回头看看自己的妻儿,发现他们原本的愁容已被喜悦所取代;他兴奋得连诗书都顾不上整理,只顾着欢喜。这种情绪的转折,既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关爱,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安定的强烈期盼。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他想象着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举杯畅饮,与年轻的朋友一起踏上归乡之路。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憧憬,更是对和平年代的礼赞。
最后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则以极简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归乡的路线图。诗人仿佛已经置身于归途之中,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层层递进,情感由悲转喜,结构严谨,意境深远。
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不仅在于其语言的精炼与情感的真挚,更在于它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中人民的共同心声。杜甫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百姓安居的深切期盼,同时也展现了他在苦难中的坚韧与乐观。
总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不仅是一首描写战争胜利的诗作,更是一首充满人性光辉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体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而诗歌正是记录这一切最真实、最动人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