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报告】近年来,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战的深入推进,扶贫领域的廉洁建设与作风建设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确保扶贫资金精准使用、政策有效落实,各地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治理过程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执纪职能,聚焦扶贫项目实施、资金分配、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深入排查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明察暗访、专项检查、巡视巡察等方式,加强对扶贫工作的全过程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了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针对扶贫领域中出现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腐败行为,相关部门加大了查处力度,严肃追责问责。同时,注重“惩防并举”,既强化震慑效应,又注重制度建设,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各地还结合实际,探索建立扶贫资金使用公开透明机制,提升群众参与度和监督力。
在作风建设方面,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坚决杜绝“虚假脱贫”“数字脱贫”现象。通过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基层干部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推动扶贫政策落地见效,真正让贫困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源头防控,健全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