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济南的冬天预习学案】一、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老舍及其代表作品,掌握文章的写作背景。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描写对象和情感基调。
3. 学会分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体会语言的优美与生动。
4.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
二、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以北京市民生活为题材,语言通俗幽默,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本文《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写于1930年代的一篇散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的温暖与美丽,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的喜爱之情。
三、课文速读:
文章开头写道:“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一到,就不免想起济南的冬天。”这句话点明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独特感受。接下来,文章通过对山、水、城、人的细致描写,展现了济南冬天的温晴、舒适与宁静之美。
四、生字词积累:
| 生字 | 拼音 | 解释 |
|------|------|------|
| 贮蓄 | zhù xù | 储存、积存 |
| 澄清 | chéng qīng | 清亮透明 |
| 暖和 | nuǎn huo | 温暖舒适 |
| 安适 | ān shì | 安静舒适 |
| 水墨画 | shuǐ mò huà | 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 |
五、课文理解:
1. 文章结构分析:
- 开头:引出对济南冬天的怀念。
- 中间:从山、水、城三个方面具体描写济南冬天的特点。
- 结尾:总结济南冬天的美,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2. 重点语句赏析:
-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小山比作一个“围城”,形象地表现了济南的地形特点,也暗示了这里的温暖气候。
-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 这里使用了“卧”字,赋予小村庄和屋顶以生命感,营造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
六、思考与探究:
1. 文中为什么说“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你是否也有类似的体验?
2. 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对济南的喜爱之情的?
3. 请你试着用一段话描述你家乡的冬天,并比较与济南冬天的不同之处。
七、拓展延伸:
阅读老舍的其他作品,如《济南的秋天》,对比两篇文章在描写季节方面的异同,进一步体会老舍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
八、预习任务:
1. 通读全文,标出生字词并查阅其含义。
2. 思考文章中哪些句子最打动你,写出你的感受。
3. 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内容,注意语言的连贯性与准确性。
温馨提示:
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认真预习,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希望同学们在预习过程中勤于思考,积极动手,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