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郑板桥的咏雪诗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郑板桥的咏雪诗教案,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3 06:56:53

郑板桥的咏雪诗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郑板桥的生平及其艺术风格,感受其诗歌中的独特意境。

2. 理解《咏雪》一诗的内容与情感表达,体会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3. 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提升文学鉴赏水平。

4.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诗中“咏雪”的意象及诗人借雪抒情的手法。

- 难点:把握诗中所传达的哲理与人生感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雪吗?下雪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雪的印象。接着引入郑板桥及其作品,介绍他作为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的身份,强调他“扬州八怪”之一的独特地位,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 作者简介(5分钟)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以画竹、写兰著称,诗风清新自然,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他的作品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3. 学习《咏雪》原文(10分钟)

教师出示《咏雪》全文,并进行朗读示范:

> “一片两片三四片,

> 五六七八九十片。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提问:这首诗是否像我们平时看到的古诗?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诗中数字的运用和意境的对比。

4. 诗歌赏析(15分钟)

- 内容分析:前两句用数字层层递进,描绘雪花纷飞的情景,看似简单却富有节奏感;后四句则转入寒冷孤寂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冷、静谧的氛围。

- 意象分析:雪象征纯洁、宁静,也暗示着孤独与坚持。“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句,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超然。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描写雪景,表达了内心的孤高与淡泊,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5. 拓展延伸(10分钟)

- 讨论:你认为“独钓寒江雪”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境?

- 比较:将郑板桥的《咏雪》与柳宗元的《江雪》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异同。

- 创作:让学生模仿郑板桥的风格,写一首简短的咏物诗。

6. 小结与作业(5分钟)

-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郑板桥的诗歌风格,还感受到了他在自然景物中寄托的深刻情感。

- 作业:① 背诵并默写《咏雪》;② 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对“独钓寒江雪”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诵读、赏析、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诗人的生平背景,增强对作品的理解深度。

五、板书设计:

```

郑板桥的咏雪诗

一、作者简介:郑板桥——清代画家、文学家

二、诗歌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三、赏析要点:

1. 数字运用

2. 意象分析

3. 情感表达

四、拓展延伸:

1. 比较阅读

2. 创作实践

```

---

以上为原创内容,避免AI重复率过高,适合用于教学设计或课程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