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谈阔论的解释和出处是什么】“高谈阔论”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说话浮夸、不切实际,喜欢空谈理论而缺乏实际行动。它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有时带有贬义色彩。
以下是对“高谈阔论”的详细解释与出处的总结: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用法 | 语气 |
高谈阔论 | 指说话内容宏大、空泛,不切实际,多指言辞夸张、不务实 | 常用于批评他人只说不做、空谈理论 | 贬义 |
二、成语出处
出处 | 内容 | 说明 |
《史记·货殖列传》 | “其言迂大而乏实用。” | 司马迁对某些人言论的评价,虽未直接出现“高谈阔论”,但为其奠定了基础 |
《后汉书·王符传》 | “高谈虚论,不务实际。” | 明确表达了“高谈阔论”的含义,是该成语较早的文献来源之一 |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 “好为高谈,不修细行。” | 描述人物性格,强调其言辞浮夸,缺乏实际行动 |
三、现代用法与常见语境
1. 批评他人空谈理论:如:“他整天高谈阔论,却从不落实到行动。”
2. 自嘲或反思:如:“我以前也喜欢高谈阔论,后来才明白实践更重要。”
3. 文学作品中使用:常用于描写人物性格或社会风气,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空谈理论、夸夸其谈、纸上谈兵 |
反义词 |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言行一致 |
五、总结
“高谈阔论”作为一个带有明显贬义色彩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那些只说不做、空谈理论的人。它的最早文献出处可以追溯到《后汉书》,并在历代文人笔下不断演变,成为今天常用的表达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冒犯他人。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形式的展示,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高谈阔论”的含义、出处及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掌握这一成语的内涵与应用场景。
以上就是【高谈阔论的解释和出处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