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裂项相消法例题】在七年级数学中,裂项相消法是一种常见的解题技巧,尤其在数列求和、分数加减运算中应用广泛。它通过将一个复杂的表达式拆分成多个部分,使得在相加时某些项可以相互抵消,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下面是一些典型的七年级裂项相消法例题及其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方法。
一、裂项相消法简介
定义:裂项相消法是将一个代数式或分数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简单项的差,然后在求和过程中,中间的项会相互抵消,只留下首尾的部分,从而快速求出结果。
适用范围:
- 分数形式的数列求和
- 拆分含有分母的表达式
- 简化复杂代数式的运算
二、典型例题与解析
题号 | 题目 | 解题步骤 | 结果 |
1 | 计算:$\frac{1}{1×2} + \frac{1}{2×3} + \frac{1}{3×4} + \cdots + \frac{1}{9×10}$ | 将每一项拆分为:$\frac{1}{n(n+1)} = \frac{1}{n} - \frac{1}{n+1}$ 然后逐项相加,中间项相互抵消 | $\frac{9}{10}$ |
2 | 计算:$\frac{1}{1×3} + \frac{1}{3×5} + \frac{1}{5×7} + \cdots + \frac{1}{17×19}$ | 每一项可表示为:$\frac{1}{(2n-1)(2n+1)} = \frac{1}{2}\left(\frac{1}{2n-1} - \frac{1}{2n+1}\right)$ 然后进行相消 | $\frac{9}{19}$ |
3 | 化简:$\frac{1}{x(x+1)} + \frac{1}{(x+1)(x+2)}$ | 拆分为:$\frac{1}{x} - \frac{1}{x+1} + \frac{1}{x+1} - \frac{1}{x+2}$ 中间项$\frac{1}{x+1}$抵消 | $\frac{1}{x} - \frac{1}{x+2}$ |
4 | 计算:$\frac{1}{2×4} + \frac{1}{4×6} + \frac{1}{6×8} + \cdots + \frac{1}{18×20}$ | 每项写为:$\frac{1}{2n×2(n+1)} = \frac{1}{4}\left(\frac{1}{n} - \frac{1}{n+1}\right)$ 相加后抵消 | $\frac{9}{40}$ |
5 | 已知:$\frac{1}{1×2} + \frac{1}{2×3} + \cdots + \frac{1}{n(n+1)} = \frac{9}{10}$,求 $n$ | 根据公式:$\frac{n}{n+1} = \frac{9}{10}$ 解得 $n = 9$ | $n = 9$ |
三、总结
裂项相消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数学技巧,尤其适合处理分数数列的求和问题。通过观察每一项的结构,合理地进行“裂项”,再利用相消原理,可以大大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这一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数学成绩,还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代数运算能力。
建议多做类似题目,熟悉不同类型的裂项方式,并学会灵活运用。
以上就是【七年级裂项相消法例题】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