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哲保身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明哲保身”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复杂或危险的环境时,选择保持低调、避免卷入是非,以保护自身利益的行为。虽然表面上看似消极,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也体现了智慧与自我保护的能力。
一、
“明哲保身”出自《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意思是:既有智慧又有见识,能够保全自己。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一种处世哲学,强调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不轻易涉险,以求自保。
该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在关键时刻逃避责任、只顾自身利益的人,但也可能被理解为一种理性、谨慎的处事态度。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明哲保身 |
拼音 | míng zhé bǎo shēn |
出处 | 《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
基本解释 | 指人有智慧和见识,能够保全自己;后多指遇事不积极应对,只顾保全自己。 |
近义词 | 自保、避祸、明哲保身 |
反义词 | 鲁莽、冒进、奋不顾身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批评或描述一种保守、谨慎的处世态度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 |
现代引申义 | 在现实生活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过于自我保护,缺乏担当精神 |
三、延伸说明
“明哲保身”在古代更多是一种正面的处世智慧,强调“知进退”,在乱世中保存实力。但随着时代发展,这一成语逐渐带有贬义,常用来批评那些在关键时刻不敢担当、只顾自身利益的人。
在实际应用中,是否“明哲保身”取决于具体情境。在某些情况下,适度的自我保护是必要的;但在需要行动和责任感的时候,过度“明哲保身”则可能被视为懦弱或不负责任。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现代职场、人际关系中的运用,也可以继续深入分析。
以上就是【明哲保身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