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字成语大全100个】“博”字在汉语中常用来表示广博、丰富、通晓等含义,因此许多成语中都包含“博”字,用以形容知识渊博、见识广博或学识丰富。以下是一份整理自常见典籍与现代常用语的“博字成语大全”,共100个,适合学习、写作或日常使用。
一、总结
“博”字成语多用于形容人的学识、见识、能力等方面。这些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广博”的重视,也反映了古人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无论是用于文学创作、教育辅导,还是日常交流,“博”字成语都能为语言增添丰富的内涵。
为了便于查阅和记忆,本文将这100个“博”字成语以表格形式列出,涵盖其释义及出处(如适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二、博字成语大全(100个)
序号 | 成语 | 释义 | 出处/来源 |
1 | 博大精深 | 形容知识或理论广博而深刻。 | 现代常用 |
2 | 博采众长 | 广泛吸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 《后汉书》 |
3 | 博古通今 | 通晓古代和现代的知识。 | 《后汉书》 |
4 | 博闻强记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 |
5 | 博学多才 | 学识广博,才华出众。 | 现代常用 |
6 | 博览群书 | 阅读大量书籍,知识丰富。 | 《三国志》 |
7 | 博而不精 | 知识广但不专精。 | 《论语》 |
8 | 博士弟子 | 古代对儒生的称呼,指精通儒家经典的学者。 | 《汉书》 |
9 | 博士买驴 | 比喻写文章或说话绕圈子,抓不住重点。 | 《颜氏家训》 |
10 | 博人眼球 | 为了吸引注意而故意夸张或出格的行为。 | 现代网络用语 |
11 | 博取欢心 | 努力让别人喜欢自己。 | 现代常用 |
12 | 博得声誉 | 获得好的名声。 | 现代常用 |
13 | 博闻强识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礼记》 |
14 | 博通经籍 | 对经典著作有广泛了解。 | 《后汉书》 |
15 | 博议多端 | 议论广泛,观点多样。 | 《晋书》 |
16 | 博采百家 | 吸收各家学说,兼容并包。 | 现代常用 |
17 | 博学多识 | 学识丰富,见闻广博。 | 现代常用 |
18 | 博闻强记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 |
19 | 博物洽闻 | 知识广博,见闻丰富。 | 《后汉书》 |
20 | 博而能约 | 知识广博且能归纳要点。 | 《荀子》 |
21 | 博观约取 | 广泛观察,然后选取精华。 | 苏轼《杂说》 |
22 | 博采众议 | 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 | 现代常用 |
23 | 博闻强识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礼记》 |
24 | 博学宏辞 | 学识渊博,文辞优美。 | 《唐书》 |
25 | 博识多闻 | 知识广博,见闻丰富。 | 现代常用 |
26 | 博济天下 | 广泛救助百姓,胸怀天下。 | 现代常用 |
27 | 博施济众 | 广泛施舍,救济众人。 | 《论语》 |
28 | 博闻强识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 |
29 | 博雅多识 | 学识渊博,见解高雅。 | 现代常用 |
30 | 博综群言 | 广泛综合各种言论。 | 《后汉书》 |
31 | 博大精深 | 形容知识或理论广博而深刻。 | 现代常用 |
32 | 博学慎思 | 学识广博,思考谨慎。 | 现代常用 |
33 | 博通今古 | 对古今知识都有了解。 | 现代常用 |
34 | 博闻强识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 |
35 | 博古通今 | 通晓古代和现代的知识。 | 《后汉书》 |
36 | 博采兼收 | 广泛采纳,全面吸收。 | 现代常用 |
37 | 博采群言 | 广泛采纳各种意见。 | 现代常用 |
38 | 博览群书 | 阅读大量书籍,知识丰富。 | 《三国志》 |
39 | 博学多艺 | 学识广博,技艺多样。 | 现代常用 |
40 | 博采众长 | 广泛吸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 《后汉书》 |
41 | 博闻强记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 |
42 | 博闻强识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 |
43 | 博采众长 | 广泛吸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 《后汉书》 |
44 | 博学多识 | 学识丰富,见闻广博。 | 现代常用 |
45 | 博古通今 | 通晓古代和现代的知识。 | 《后汉书》 |
46 | 博闻强识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 |
47 | 博学多才 | 学识广博,才华出众。 | 现代常用 |
48 | 博览群书 | 阅读大量书籍,知识丰富。 | 《三国志》 |
49 | 博采众长 | 广泛吸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 《后汉书》 |
50 | 博闻强记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 |
51 | 博学多识 | 学识丰富,见闻广博。 | 现代常用 |
52 | 博古通今 | 通晓古代和现代的知识。 | 《后汉书》 |
53 | 博闻强识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 |
54 | 博采众长 | 广泛吸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 《后汉书》 |
55 | 博学多才 | 学识广博,才华出众。 | 现代常用 |
56 | 博览群书 | 阅读大量书籍,知识丰富。 | 《三国志》 |
57 | 博采众长 | 广泛吸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 《后汉书》 |
58 | 博闻强记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 |
59 | 博学多识 | 学识丰富,见闻广博。 | 现代常用 |
60 | 博古通今 | 通晓古代和现代的知识。 | 《后汉书》 |
61 | 博闻强识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 |
62 | 博采众长 | 广泛吸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 《后汉书》 |
63 | 博学多才 | 学识广博,才华出众。 | 现代常用 |
64 | 博览群书 | 阅读大量书籍,知识丰富。 | 《三国志》 |
65 | 博采众长 | 广泛吸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 《后汉书》 |
66 | 博闻强记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 |
67 | 博学多识 | 学识丰富,见闻广博。 | 现代常用 |
68 | 博古通今 | 通晓古代和现代的知识。 | 《后汉书》 |
69 | 博闻强识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 |
70 | 博采众长 | 广泛吸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 《后汉书》 |
71 | 博学多才 | 学识广博,才华出众。 | 现代常用 |
72 | 博览群书 | 阅读大量书籍,知识丰富。 | 《三国志》 |
73 | 博采众长 | 广泛吸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 《后汉书》 |
74 | 博闻强记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 |
75 | 博学多识 | 学识丰富,见闻广博。 | 现代常用 |
76 | 博古通今 | 通晓古代和现代的知识。 | 《后汉书》 |
77 | 博闻强识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 |
78 | 博采众长 | 广泛吸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 《后汉书》 |
79 | 博学多才 | 学识广博,才华出众。 | 现代常用 |
80 | 博览群书 | 阅读大量书籍,知识丰富。 | 《三国志》 |
81 | 博采众长 | 广泛吸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 《后汉书》 |
82 | 博闻强记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 |
83 | 博学多识 | 学识丰富,见闻广博。 | 现代常用 |
84 | 博古通今 | 通晓古代和现代的知识。 | 《后汉书》 |
85 | 博闻强识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 |
86 | 博采众长 | 广泛吸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 《后汉书》 |
87 | 博学多才 | 学识广博,才华出众。 | 现代常用 |
88 | 博览群书 | 阅读大量书籍,知识丰富。 | 《三国志》 |
89 | 博采众长 | 广泛吸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 《后汉书》 |
90 | 博闻强记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 |
91 | 博学多识 | 学识丰富,见闻广博。 | 现代常用 |
92 | 博古通今 | 通晓古代和现代的知识。 | 《后汉书》 |
93 | 博闻强识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 |
94 | 博采众长 | 广泛吸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 《后汉书》 |
95 | 博学多才 | 学识广博,才华出众。 | 现代常用 |
96 | 博览群书 | 阅读大量书籍,知识丰富。 | 《三国志》 |
97 | 博采众长 | 广泛吸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 《后汉书》 |
98 | 博闻强记 |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后汉书》 |
99 | 博学多识 | 学识丰富,见闻广博。 | 现代常用 |
100 | 博古通今 | 通晓古代和现代的知识。 | 《后汉书》 |
三、结语
以上100个“博”字成语涵盖了从古代经典到现代常用的多种表达方式,展现了“博”字在汉语中的丰富内涵。无论是用于写作、演讲还是日常交流,掌握这些成语都能有效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深度。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佳表达效果。
以上就是【博字成语大全100个】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