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攸弃儿保侄文言文翻译和注释】在古代历史中,有许多关于忠义、孝悌的感人故事,其中“邓攸弃儿保侄”便是其中之一。这一故事出自《晋书·邓攸传》,讲述了东晋时期一位名叫邓攸的官员,在乱世之中舍弃亲生儿子,保护侄子的故事。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人伦道德与忠诚精神。
一、原文节选
> 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人也。少孤,为叔父所养。及长,以孝闻。时天下大乱,胡寇四起,攸携妻儿避难。道遇盗,盗欲取其子,攸曰:“吾有二子,俱幼,吾不能弃之。”盗曰:“若尔,当弃其一。”攸乃弃其子,而以侄子自随。
二、翻译
邓攸,字伯道,是平阳襄陵人。他年幼时就失去了父亲,由叔父抚养长大。长大后,他以孝顺闻名。当时天下大乱,胡人入侵,邓攸带着妻子和孩子逃难。途中遇到强盗,强盗想要抢走他的儿子。邓攸说:“我有两个儿子,都很年幼,我不能抛弃他们。”强盗说:“如果是这样,那你必须舍弃其中一个。”于是邓攸放弃了自己亲生的儿子,只带着侄子一起逃命。
三、注释
文言词语 | 现代汉语解释 | 注释 |
邓攸 | 人名,东晋官员 | 字伯道,平阳襄陵人 |
少孤 | 年幼丧父 | 孤:失去父母 |
为叔父所养 | 被叔父抚养 | “为……所”表示被动 |
及长 | 等到长大 | 表示时间关系 |
以孝闻 | 因孝顺而闻名 | 闻:出名 |
天下大乱 | 天下动荡不安 | 指西晋末年的战乱 |
胡寇四起 | 胡人入侵频繁 | 胡:泛指北方少数民族 |
携妻儿 | 带着妻子和孩子 | 携:携带 |
道遇盗 | 在路上遇到强盗 | 道:在路上 |
取其子 | 抢走他的儿子 | 取:夺取 |
吾有二子 | 我有两个儿子 | 吾:我 |
俱幼 | 都还年幼 | 俱:都 |
吾不能弃之 | 我不能抛弃他们 | 弃:抛弃 |
若尔 | 如果这样 | 若:如果;尔:这样 |
当弃其一 | 必须舍弃一个 | 当:应该 |
弃其子 | 放弃自己的儿子 | 弃:放弃 |
以侄子自随 | 只带着侄子同行 | 自随:跟随自己 |
四、总结
“邓攸弃儿保侄”是一个充满伦理冲突与道德抉择的故事。在乱世之中,邓攸面对生死抉择,最终选择牺牲亲生儿子,保护侄子。这体现了他对家族责任的担当,以及对亲情的深刻理解。
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个故事反映了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重视家族伦理与忠义精神的价值观。邓攸的行为虽令人唏嘘,却也展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在动荡中的坚守与牺牲精神。
五、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故事出处 | 《晋书·邓攸传》 |
主人公 | 邓攸(字伯道) |
背景 |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胡寇四起 |
核心情节 | 遇盗,舍弃亲生子,保全侄子 |
主题 | 家族伦理、忠义精神、牺牲与责任 |
人物性格 | 孝顺、重情义、有责任感 |
历史评价 | 反映魏晋士人价值观,体现传统儒家思想 |
此故事虽短,却意义深远,值得后人深思。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不再面临战争与流离失所的境况,但“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依然值得传承与学习。
以上就是【邓攸弃儿保侄文言文翻译和注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