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闻过则喜的成语典故是什么

2025-09-12 00:55:38

问题描述:

闻过则喜的成语典故是什么,有没有大神路过?求指点迷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2 00:55:38

闻过则喜的成语典故是什么】“闻过则喜”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这个成语体现了一个人虚心接受批评、勇于改正错误的美德,常用来赞扬那些能够正视自身缺点并积极改进的人。

一、成语来源与典故

“闻过则喜”最早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这句话的意思是:子路这个人,当别人告诉他有错误时,他会感到高兴。孔子的弟子子路性格直率,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时,不仅不生气,反而感到欣慰,因为他知道这是自己进步的机会。

后来,人们将“子路闻过则喜”的精神提炼为“闻过则喜”,用以形容一个人虚心接受批评、乐于改正错误的态度。

二、成语释义

词语 解释
闻过 听到别人的批评或指出自己的过错
高兴、喜悦
整体意思 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三、成语用法与例句

- 用法:多用于褒义,形容人谦虚、有自省精神。

- 例句:

- 他为人谦逊,闻过则喜,因此在团队中很受尊敬。

- 真正有修养的人,闻过则喜,而不是恼羞成怒。

四、成语背后的精神内涵

“闻过则喜”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处世态度和人生智慧。它强调了以下几点:

1. 自我反省: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进步。

2. 虚心接受:不怕被指出错误,而是将其视为成长的机会。

3. 积极改进:听从建议后,能够迅速调整行为,提升自己。

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在职场、学习和个人修养中,值得我们去践行。

五、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闻过则喜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
典故来源 子路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而感到高兴
释义 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用法 褒义,形容人谦虚、乐于接受批评
精神内涵 自我反省、虚心接受、积极改进
现实意义 在现代生活中仍具重要价值,有助于个人成长

通过了解“闻过则喜”的典故和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智慧,并在生活中实践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以上就是【闻过则喜的成语典故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