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一字之师是求学典故吗

2025-09-16 09:37:18

问题描述:

一字之师是求学典故吗,真的熬不住了,求给个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6 09:37:18

一字之师是求学典故吗】“一字之师”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在学习或写作中,某人因一个字的修改而受益匪浅,甚至因此成为自己的老师。那么,“一字之师”是否属于“求学典故”呢?下面我们从定义、出处和实际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概念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一字之师
含义 指在学习或写作中,因他人对一字的修改而受到启发或帮助,从而敬称其为“老师”。
适用对象 可以是老师、朋友、甚至陌生人,只要在文字上给予指导或建议。
使用场景 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细致入微的指导表示感激之情。

二、出处与背景

“一字之师”最早见于唐代诗人郑谷的故事。据《唐诗纪事》记载,郑谷曾将一首诗送给晚辈齐己,齐己读完后提出意见:“‘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不如改为‘一树’。”郑谷听后非常佩服,称齐己为“一字之师”。

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人对语言精炼、准确的重视,也反映了“一字之师”作为求学过程中一种精神体现的内涵。

三、是否属于“求学典故”

项目 内容
是否属于求学典故
理由 “一字之师”出自古代文人之间的交流,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细微之处获得提升,具有浓厚的求学意味。
典型意义 强调谦虚好学的态度,以及对知识精益求精的精神,符合传统求学文化的价值观。

四、总结

“一字之师”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求学精神的体现。它源自古代文人的交往故事,展现了古人对文字的敬畏与追求。虽然它不像“程门立雪”“凿壁偷光”那样广为人知,但同样属于“求学典故”的范畴。

总结点 内容
成语来源 唐代郑谷与齐己的故事
含义 因一字之改而受教,尊其为师
是否求学典故
文化意义 体现谦虚好学、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综上所述,“一字之师”不仅是成语,更是求学过程中的一种精神象征,值得我们深入理解与传承。

以上就是【一字之师是求学典故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