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诗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破碎、战乱频繁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家人离散的无限思念。全诗情感沉郁,语言凝练,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描写战乱后国家破碎,但自然依旧存在,春天的城中草木茂盛,反衬出人世沧桑。
-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因时局感伤而落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表现了内心的痛苦与不安。
-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争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比黄金还要珍贵,体现出战乱中亲情的珍贵。
-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头发日益稀疏,连簪子都难以插住,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因忧愁而衰老的状态。
二、诗歌分析表:
诗句 | 内容解析 | 表达情感 | 艺术手法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国家破碎,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城中草木繁茂 | 忧国忧民,感叹世事无常 | 对比、借景抒情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触景生情,因时局悲伤而落泪,因离别而心惊 | 悲痛、哀伤 | 移情、拟人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战火不断,家书难寄,价值极高 | 思念亲人,珍惜亲情 | 对比、夸张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头发稀疏,形容憔悴,体现忧愁 | 愁苦、衰老 | 细节描写、比喻 |
三、创作说明:
以上就是【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