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帚自珍什么意思】“敝帚自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对自己拥有的东西虽然并不珍贵,却非常珍惜,甚至认为它比别人的东西更好。这个成语常用于自谦或调侃自己对某物的执着。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敝帚自珍 |
拼音 | bì zhǒu zì zhēn |
出处 | 《汉书·张良传》:“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有贤才,不能自重,况其下者乎?故曰:‘敝帚自珍’。” |
释义 | 虽然自己的东西破旧不堪,却仍像珍宝一样爱惜。比喻对自己的东西十分珍惜,即使不值钱也觉得有价值。 |
用法 | 多用于自谦,也可用于调侃他人过于珍视不值一提的事物。 |
近义词 | 珍视旧物、爱惜旧物 |
反义词 | 视如粪土、弃若敝履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自谦场合 | “我这点小作品,不过是敝帚自珍罢了,大家别笑话。” |
讽刺他人 | “他总是把那些无用的旧物当作宝贝,真是敝帚自珍。” |
描述情感 | “他对那辆旧自行车感情很深,简直是敝帚自珍。” |
三、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敝帚自珍”不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更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旧物”的重视。在古代,物品往往承载着情感和记忆,即使破旧,也可能因为陪伴时间长而被珍视。这种观念也体现了中国人“物尽其用”、“知足常乐”的传统思想。
四、总结
“敝帚自珍”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既表达了对旧物的珍视,也带有一定的自谦意味。在日常交流中,恰当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添语言的趣味性和文化深度。无论是自嘲还是调侃,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情感温度。
如果你在写作或口语中遇到类似情境,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能让你的语言更加生动、有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