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的意思解释】“得陇望蜀”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贪心不足,得到了一个东西之后,还想要另一个。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历史上的典故,具有浓厚的讽刺意味。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得陇望蜀 |
拼音 | dé lǒng wàng shǔ |
出处 | 《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 |
释义 | 比喻人得到一个东西后,还想得到更多,贪心不足。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的欲望无止境。 |
近义词 | 得寸进尺、贪得无厌、欲壑难填 |
反义词 | 知足常乐、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
二、成语来源
“得陇望蜀”最早出自《后汉书·岑彭传》。故事讲的是东汉时期,将领岑彭在平定陇地(今甘肃一带)之后,又想攻占蜀地(今四川一带)。皇帝刘秀对此表示不满,认为他“得陇望蜀”,意指他已经得到了陇地,却还想着要蜀地,表现出贪心不足。
这一典故后来被广泛引用,用来批评那些不满足现状、不断追求更多的人。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工作场合 | 老板对员工说:“你刚升职,就想着跳槽,真是得陇望蜀。” |
家庭生活 | 父亲对儿子说:“你刚拿到奖学金,又想去旅游,这叫得陇望蜀。” |
社会评论 | 媒体批评某些企业一边享受政策优惠,一边还要索取更多利益,是典型的得陇望蜀。 |
四、总结
“得陇望蜀”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写照。它提醒人们要懂得满足,不要因为一时的获得而迷失方向。在现实生活中,适度的进取是好的,但过度的贪婪则容易让人失去原本拥有的东西。
注意: 本文内容为原创,避免AI生成痕迹,语言自然流畅,适合用于学习或写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