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原文是什么】一、
《致橡树》是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被誉为“朦胧诗”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橡树”和“木棉”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独立、平等、自由的爱情观的追求。诗中拒绝了传统爱情中的依附与牺牲,强调男女之间应保持相互尊重、共同成长的关系。
本篇文章将通过简洁的文字和表格形式,介绍《致橡树》的原文内容、作者信息、创作背景及诗歌主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经典作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致橡树》 |
作者 | 舒婷(原名龚佩瑜) |
创作时间 | 1979年 |
体裁 | 现代诗 |
风格 | 朦胧诗、抒情诗 |
主题 | 独立、平等、自由的爱情观 |
主要意象 | 橡树、木棉、根、枝叶、风等自然元素 |
核心思想 | 反对依附式爱情,倡导彼此独立又相互支持的爱情关系 |
代表诗句 |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重复着单调的歌曲。” |
三、原文节选:
> 我如果爱你——
>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 我如果爱你——
>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 重复着单调的歌曲。
>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 作为树的形象并肩而立。
>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 像刀,像剑,也像戟;
>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四、结语:
《致橡树》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作品。它不仅是一首爱情诗,更是一种对理想人格和人际关系的思考与表达。通过本文的总结与表格展示,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这首诗的内容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