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的故事简短概括】“洛阳纸贵”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作品非常受欢迎,以至于纸张供不应求。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展现了文学作品的巨大影响力。
一、故事总结
“洛阳纸贵”出自《晋书·左思传》。西晋时期,有一位名叫左思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但出身寒微,长期不被重视。为了证明自己,他花费十年时间创作了一篇名为《三都赋》的文章,内容描绘三国时期的都城——魏、蜀、吴的风貌。
文章完成后,左思将它送给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张华审阅。张华读后大为赞赏,认为这篇文章文采斐然,堪称杰作。于是他四处推荐,使得《三都赋》迅速流传开来。
由于文章广受好评,人们争相抄写,导致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飞涨,因此有了“洛阳纸贵”的说法。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来源 | 《晋书·左思传》 |
主人公 | 左思(西晋文学家) |
代表作品 | 《三都赋》 |
故事背景 | 左思出身寒微,苦心创作,终获认可 |
成语含义 | 形容作品广受欢迎,纸张因需求大而价格上涨 |
历史影响 | 展现了文学作品的传播力和文化价值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书籍、文章或艺术作品受到热烈追捧 |
三、结语
“洛阳纸贵”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段关于坚持与才华的佳话。左思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作品终会得到认可,而文化的传播力量也远超想象。
以上就是【洛阳纸贵的故事简短概括】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