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虎出柙的意思纵虎出柙的解释纵虎出柙接龙】“纵虎出柙”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左传》,原意是放走笼中的老虎。比喻放任危险的人或事物,使其有机会作恶,带来严重后果。这个成语常用于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谨慎,避免因一时疏忽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纵虎出柙 |
拼音 | zòng hǔ chū xiá |
出处 |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赣曰:‘……’公怒,使弃之于野。后子家以告,公怒,命人执之。公子宋曰:‘吾未尝为君,何以至此?’子家曰:‘君之不仁,如是,岂可久乎?’公曰:‘吾知之矣。’遂释之。然其后终为乱。孔子曰:‘纵虎出柙,必噬人。’” |
释义 | 放走笼中的老虎,比喻放任危险的人或事,导致后患无穷。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批评或警示 |
近义词 | 养虎为患、纵虎归山 |
反义词 | 严加管束、防患未然 |
二、成语接龙
成语接龙是一种趣味性的语言游戏,通过前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作为下一个成语的开头字来连接。以下是“纵虎出柙”的接龙示例:
1. 纵虎出柙
2. 柙中之虎
3. 虎背熊腰
4. 腰缠万贯
5. 贯穿古今
6. 古往今来
7. 来日方长
8. 长驱直入
9. 入木三分
10. 分秒必争
三、总结
“纵虎出柙”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强调了在面对潜在威胁时应保持警惕,不可轻易放松控制。无论是管理人事、处理事务,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决策,都应以此为戒,防止因一时疏忽而酿成大祸。
在实际使用中,它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负责任、放任自流的行为。同时,成语接龙则能帮助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如需更多关于成语的讲解或接龙练习,欢迎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