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指的是谁】一、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篇,是孔子对弟子子路的回应。原文为:“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子曰:‘不亦说乎?’……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意思是,如果我的主张不能推行,我就乘着木筏漂泊到大海去,跟随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即子路)吧。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在理想无法实现时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弟子子路的信任与欣赏。虽然表面上看是孔子表达一种消极情绪,但更深层的是他对于“道”的坚持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二、表格展示答案
| 问题 | 答案 |
| 出处 | 《论语·公冶长》 |
| 原文 |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
| 意思 | 如果我的道不能施行,我就乘木筏漂泊到大海,跟随我的大概只有子路吧。 |
| 指的是谁 | 子路(名由,字子路) |
| 孔子的态度 | 表达了对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也流露出对子路的信赖 |
| 背景 | 子路曾表示愿意与孔子同甘共苦,孔子对此表示欣慰 |
| 含义 | 不仅是个人选择,也体现了儒家对“道”的执着精神 |
三、结语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不仅是孔子的一种人生感叹,也反映出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这句话虽简短,却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是理解孔子思想的重要篇章之一。而其中提到的“由”,正是孔子最亲近、最信任的弟子——子路。
以上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指的是谁】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