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小学语文交流课《跑进家来的松鼠》听课感想心得

在一次小学语文交流课上,我有幸聆听了《跑进家来的松鼠》这堂生动有趣的课程。这堂课不仅让我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魅力,也让我对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建立情感连接有了新的思考。

首先,授课教师巧妙地运用了情境导入法,通过讲述自己与小动物相处的经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这种贴近生活的开场方式,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使他们能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紧接着,老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寻找答案,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在讨论“松鼠为什么选择我们的家”这一问题时,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是因为环境安全,有的认为是食物丰富,还有人提出可能是松鼠觉得这里温暖舒适。这些观点虽然稚嫩,却充满了童真和智慧。

其次,课堂互动环节设计得非常精彩。老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孩子们扮演松鼠的角色,分享它们来到人类家庭后的感受以及经历。孩子们戴上自制的小松鼠头饰,用稚嫩的声音模仿松鼠的动作和叫声,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才能,还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此外,教师还注重引导学生从文中提炼关键词句,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拓展延伸。比如,当学生读到“它一会儿爬上柜顶,一会儿钻进抽屉,一会儿又跳上书架”时,老师便顺势提问:“你们有没有发现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提到宠物狗喜欢到处乱跑,有的说邻居家的孩子特别调皮……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还学会了观察身边的事物,提高了观察能力。

最后,整堂课结束前,老师总结道:“其实,无论是松鼠还是其他小动物,它们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而我们人类应该学会尊重每一种生命的存在。”这句话引发了孩子们深深的思考,也为这节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通过这次听课,我深切体会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同时,我们也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优秀的语文课出现,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添砖加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