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十五从军征》原文和译文 含赏析
原文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
年仅十五岁便被征召去服兵役,直到八十岁才得以返回家乡。在途中遇到同乡的人,便急切地问道:“我的家里现在还有谁呢?”
远远望去,那便是我家啊,只见坟墓上长满了松柏与野草。兔子从破旧的狗洞里钻进钻出,野鸡在屋梁上扑腾飞翔。庭院中长满了野生的谷物,井台边也长出了野生的葵菜。于是,我拾取这些野谷煮饭,采摘那些野葵做成菜汤。饭和汤很快做好了,却不知道该送给谁享用!走出门外向东张望,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湿透了我的衣裳。
赏析
这首诗以一位老兵的视角,通过其返乡的经历,深刻揭示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大破坏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常。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首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短短十四个字,浓缩了主人公漫长而艰辛的一生。从十五岁到八十岁,整整六十五年的岁月,几乎全部消磨在战场之上,这不仅是时间上的跨度,更是人生轨迹的巨大偏离。这种对比令人震撼,同时也引发读者对和平生活的深切向往。
接下来,“道逢乡里人”这一情节设计巧妙,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为后文埋下了伏笔。当老兵满怀期待地询问“家中有阿谁”时,我们已经隐约预感到答案不会如他所愿。果然,当看到“松柏冢累累”的景象时,一切真相大白——家园早已荒芜,亲人尽皆离世。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人心酸不已。
而后几句描写具体的场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些细节生动地再现了战后乡村的衰败景象,也映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凄凉。尤其是“不知饴阿谁!”一句,将老兵的无奈与悲哀推向高潮。即使食物已经准备妥当,但无人可共享,这种孤寂感让人读之心痛。
最后,“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作为结尾,虽看似平淡,实则意味深长。老兵站在家门口向东眺望,或许是在寻找过去的记忆,或许是在期盼未来的希望。然而,现实却是如此残酷,只能以泪洗面,徒增伤感。
总体而言,《十五从军征》通过对一个老兵返乡经历的叙述,反映了古代社会因战争带来的家庭破碎和社会动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它不仅是一首叙事诗,更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经典之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