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HJ828-2017(水质及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及重铬酸盐法)

在环境监测领域,水质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828-2017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应运而生。本文将围绕该标准的核心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HJ828-2017》明确了采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来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的基本原理。这种方法通过向待测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溶液,在强酸性条件下加热回流,使其中的还原性物质被完全氧化。随后,依据消耗掉的重铬酸钾量计算出样品中的化学需氧量值。整个过程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非常适合用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复杂水质体系的分析。

其次,《HJ828-2017》对实验条件提出了严格要求。例如,在酸度控制方面,必须保证溶液pH值维持在1.5~2.0之间;而对于加热温度,则需要精确地保持在145℃~150℃范围内。此外,还特别强调了试剂纯度及仪器校准的重要性,以避免因外部因素导致测量误差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HJ828-2017》不仅适用于常规意义上的COD测定,同时也涵盖了对于高浓度污染物样本的特殊处理方案。当遇到含有大量悬浮颗粒或难降解有机物的情况时,可以通过预处理步骤如过滤、离心等方式去除干扰成分后再进行正式检测,从而提高最终数据的质量。

最后,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HJ828-2017》为各级环保部门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它不仅有助于加强对各类污染源排放情况的有效监管,还能为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同时,随着全球范围内对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重视,《HJ828-2017》所倡导的规范化操作流程也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综上所述,《HJ828-2017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是一部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技术规范文件。通过对这一标准的学习与应用,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水质监测领域的核心技术要点,并将其转化为促进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的实际行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HJ828-2017》也将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成为守护绿水青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