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专题一(单文精练六及铁公鸡施粥(含解析))

在古代,有一位富甲一方的商人,人们都称他为“铁公鸡”。这个名字来源于他吝啬至极的性格,据说他从不轻易花钱,甚至连施舍都极少。然而,这位铁公鸡却有一个奇特的习惯——每逢腊八节,他都会开粥棚,免费施粥给穷人。

这一年的腊八节又到了,铁公鸡照例摆出了粥棚。天刚蒙蒙亮,粥棚前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们带着各种器皿,有的是破旧的陶罐,有的是简单的木桶,甚至还有人直接用手捧着碗。大家都希望能在这寒冷的冬日里喝上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

铁公鸡站在粥棚后,看着这些饥寒交迫的人们,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他吩咐手下:“每人只能舀一勺粥,不够自己想办法。”这句话让排队的人们顿时议论纷纷。有人低声抱怨,有人默默叹息,但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

就在大家以为这一天又要像往年一样平淡无奇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走了过来。他年纪不大,却已经满脸风霜,手里提着一个破布袋。小乞丐走到粥棚前,抬起头望着铁公鸡,轻声说道:“老爷,请给我两勺粥吧。”

铁公鸡一听,立刻皱起眉头,冷冷地问:“为什么?”

小乞丐回答:“因为我的弟弟病了,我需要两勺粥给他喝。”

听到这话,铁公鸡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他原本以为这个小乞丐只是想多占便宜,没想到竟然是为了治病救人。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挥了挥手,说:“好吧,给你两勺。”

小乞丐接过粥,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转身离去。就在他离开不久,铁公鸡突然感到心中一阵莫名的触动。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为什么自己如此吝啬,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守住钱财吗?

第二天,铁公鸡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宣布,从今以后,每年腊八节不仅会施粥,还会增加其他形式的慈善活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从此,铁公鸡不再被称为“铁公鸡”,而是被人们称为“善心公鸡”。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首先,即使是再吝啬的人,内心深处也可能藏着善良的种子;其次,帮助他人不仅能温暖别人,也能净化自己的心灵;最后,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和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份善意。

解析:

1. 故事通过一个小乞丐的请求,揭示了铁公鸡内心的转变。这种情节设置既合理又富有教育意义。

2. 故事强调了慈善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伸出援手。

3. 结尾部分总结了故事的核心思想,使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启发。

希望这篇单文能给大家带来思考与感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