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3.2(认识气温计及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气温计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温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操作,学生学会记录和分析气温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理解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掌握气温计的使用方法,并能准确读取温度数据。

教学难点:

理解气温计的工作原理及如何在不同环境下正确使用。

教具准备:

1. 气温计若干(每个小组一支)。

2. 温度记录表。

3. 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天的天气预报中都会提到一个重要的数据是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出“温度”。接着问:“那我们平时是如何知道当前的温度呢?”由此引出气温计的概念。

二、新授环节(20分钟)

1. 初步认识气温计

教师展示气温计实物,让学生观察它的外观特征,包括刻度线、数字标记等,并简单介绍其构造。

2. 学习使用方法

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气温计,包括如何握住气温计、如何将它放置到合适的位置进行测量等注意事项。强调避免剧烈摇晃或直接接触热源。

3. 实践操作

将班级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支气温计。由学生按照刚才学到的方法尝试测量室内外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组织学生分享各自测量的结果,并讨论为什么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温度会有所不同。教师可以借助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四、课堂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再次强调气温计的使用技巧及其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留意天气变化,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

板书设计:

```

3.2 认识气温计

1. 气温计组成:玻璃管、液柱、刻度

2. 使用方法:握住顶部、垂直放置、稳定后读数

3. 注意事项:避免碰撞、远离高温

```

作业布置:

回家后利用家中现有的气温计测量一天中的最高温和最低温,并绘制简单的折线图表示温度变化趋势。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还能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的兴趣,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