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通
一、教材分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宋代词人王观创作的一首送别词。此词通过描写春日景色,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前往浙东的美好祝愿以及离别的不舍之情。全词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古诗词,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由于本首词的时代背景与现代生活距离较远,因此在理解词意时可能会遇到困难。此外,学生对于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也缺乏深入体会。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这首词;掌握“卜算子”这一词牌的基本特点;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词句含义,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人深厚的友情,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词句含义,体会其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把握整首词的艺术特色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春天美景的小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然后提问:“同学们,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勃勃的季节里,你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与朋友相聚游玩等内容后,自然过渡到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一首关于送别朋友去远方旅行的词作。
(二)初读感知
1. 教师范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停顿和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几遍,初步熟悉文本;
3. 检查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三)精读探究
1. 分析题目含义:“卜算子”是词牌名,“送鲍浩然之浙东”则指明了写作对象及地点;
2. 逐句解析词义: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运用比喻手法描绘出江南山水如画般的美丽景象;
-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以设问形式引出下文;
-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表达了希望朋友能够在旅途中享受美好时光的愿望。
3. 讨论交流:你觉得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拓展延伸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曾经经历过或者想象中的分别场景,并试着用几句简单的句子描述当时的心情。也可以鼓励他们模仿这首词的形式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送别诗。
六、课堂总结
回顾整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欣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七、作业布置
1. 背诵并默写《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2. 查找更多有关宋代送别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阅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