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总爱坐在老屋门前的石阶上,看夕阳慢慢沉入山的那一边。那时的家乡,是泥泞的小路、低矮的瓦房、还有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每到夏天,蝉鸣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稻谷的味道。那时的我,总觉得家乡的一切都是永恒不变的。
可如今,当我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却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陌生。曾经的泥巴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老旧的瓦房被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取代,田野里不再有弯腰劳作的农民,取而代之的是轰隆作响的农业机械。家乡变了,变得让我几乎认不出来。
但变的不只是外表。记忆中,邻里之间常常串门聊天,谁家孩子考上大学,谁家老人去世,大家都会一起帮忙、一起难过。而现在,人们见面只是点头微笑,甚至很少交谈。城市的节奏太快了,连家乡也渐渐被卷入其中。
不过,我也看到了一些温暖的变化。村口建起了文化广场,晚上总有老人跳广场舞;学校新建了教学楼,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村里还开通了快递服务,让远在他乡的游子也能随时寄回思念。
家乡在变,这无可厚非。它像一个不断成长的孩子,在时代的浪潮中慢慢成熟。虽然有些东西再也回不去了,但那些深藏在心底的记忆,依然清晰如昨。
或许,这就是成长的意义——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情感,在发展中铭记最初的自己。家乡变了,但它依然是我心中最温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