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忆秦娥·娄山关》的作者是( )
A. 毛泽东
B. 李白
C. 苏轼
D. 辛弃疾
2. 这首词中的“西风烈”描写的是( )
A. 春天的温暖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萧瑟
D. 冬天的寒冷
3. “雄关漫道真如铁”中的“雄关”指的是( )
A. 长城
B. 娄山关
C. 玉门关
D. 山海关
4. “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悲伤与哀愁
B. 恐惧与退缩
C. 坚定与奋发
D. 忧郁与迷茫
5. 下列哪句诗表达了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
A. 马蹄声碎
B. 霜晨月
C. 雄关漫道真如铁
D. 而今迈步从头越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忆秦娥·娄山关》是一首_________词。
2.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描绘了_________的壮丽景象。
3. 本词写于红军_________战役之后。
4. 作者通过这首词表现了革命者的_________精神。
5. “马蹄声碎”中的“碎”字形象地表现出_________的情景。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结合全词内容,分析“雄关漫道真如铁”一句的含义及其在整首词中的作用。
2. 请简要说明《忆秦娥·娄山关》中“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所营造的意境,并谈谈其表达的情感。
四、赏析题(15分)
请从语言、意象、情感三个方面对《忆秦娥·娄山关》进行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供教师或学生自测使用)
一、选择题
1. A
2. C
3. B
4. C
5. D
二、填空题
1. 咏史
2. 战场
3. 长征
4. 坚韧不拔
5. 行军匆忙
三、简答题
1. “雄关漫道真如铁”形象地描绘了娄山关的险峻和红军前进道路的艰难。这句诗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象征着革命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为后文“而今迈步从头越”奠定了情感基调,体现出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决心。
2.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运用了比喻手法,描绘出一幅壮阔而悲壮的画面,表现出战争的残酷与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悲壮情怀。
四、赏析题
《忆秦娥·娄山关》语言凝练有力,意象鲜明生动,情感深沉激昂。全词通过“西风烈”“马蹄声碎”等意象,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战斗氛围;“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则以宏大的自然景象衬托出战争的惨烈与英雄气概。整首词表达了红军战士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