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班上,有一个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书虫”。她不是因为爱读书而被叫这个名字,而是因为她总是捧着一本书,仿佛书就是她的世界。她叫李晓萌,是个文静又爱思考的女孩。
记得有一次,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关于“我的梦想”的作文。同学们都忙着翻找资料、写大纲,而李晓萌却坐在座位上,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百年孤独》。我忍不住问她:“你还没开始写作文吗?”她抬起头,微笑着说:“我在想,如果我的梦想像这本书一样,会是什么样子呢?”
从那以后,我开始注意到她与众不同的一面。她不追求热闹的社交活动,也不喜欢打游戏,但她的作文总是能打动老师和同学。她的文字细腻、情感真挚,仿佛每一句话都带着故事。
有一次,她写了一篇关于“外婆的老房子”的作文。她描述了老房子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详细描写了墙上的一道裂缝,说那是外婆年轻时留下的痕迹。读完后,全班都沉默了,仿佛也走进了那个充满回忆的地方。
有人说她是“书虫”,但她并不介意。她说:“书里有太多有趣的世界,我不想错过。”她的作文也因此充满了想象力和深度。她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而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渐渐地,我也开始向她学习。我不再只是匆匆地写完作文就交上去,而是学会去观察生活、去思考问题。我发现,原来写作不仅仅是完成作业,更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
现在,每当我在写作中遇到困难时,总会想起李晓萌的样子。她让我明白,真正的写作,是从内心出发的。她就像一只“书虫”,在字里行间探索、成长,也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所以,我想对她说:谢谢你,小“书虫”,你的作文,不只是文字,更是心灵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