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庵歌原文及赏析】《桃花庵歌》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寅(即唐伯虎)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桃花为引,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超然物外、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堪称唐寅诗歌中的代表之作。
原文: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落花开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
宁可枝头抱香死。
千金散尽还复来,
白酒新熟山中归。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君王前。
笑看风尘千载事,
独留清白在人间。
赏析:
《桃花庵歌》以“桃花”为意象,贯穿全诗,营造出一种闲适、自由的意境。诗中描绘了一个隐居于桃花庵中的“桃花仙”,他种桃、卖桃、饮酒、赏花,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种生活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诗中“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一句,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人并没有刻意去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在花间饮酒、在自然中沉醉,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情怀。
“不愿鞠躬车马前,宁可枝头抱香死”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的蔑视和对高洁人格的坚守。他宁愿像花朵一样凋零,也不愿在权势面前低头,展现了其傲骨与独立精神。
最后两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君王前”,更是将主题升华,道出了诗人一生的理想:在自然与艺术中度过余生,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总结:
《桃花庵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更是一首寄托诗人理想与人格追求的作品。它通过对桃花、酒、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唐寅以他的才情与性格,在这首诗中留下了一段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人生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