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体育公开课教案《拯救小动物》含反思】一、活动名称:
《拯救小动物》
二、适用年龄:
幼儿园大班(5-6岁)
三、活动目标:
1. 身体发展:通过跳跃、攀爬、钻过等动作,增强幼儿的协调性与身体素质。
2. 情感发展:激发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培养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3. 认知发展: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并在情境中进行简单的判断与选择。
四、活动准备:
- 道具:软垫、拱门、绳子、塑料小动物模型若干、障碍物(如小椅子、纸箱等)
- 场地:室内或户外空旷场地
- 音乐:轻快的背景音乐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故事形式引入:“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遇到了困难,需要我们小朋友的帮助。今天我们要扮演勇敢的小救星,去拯救它们!”
2. 热身运动(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操,包括头部、手臂、腿部、跳跃等动作,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3. 情境游戏:拯救小动物(20分钟)
-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扮演“小小救援队”。
- 每个小组需要依次完成以下任务:
- 跳过“河流”(用软垫铺成)
- 爬过“山坡”(用绳子或软垫搭建)
- 钻过“山洞”(用拱门或绳子搭建)
- 找到被困的小动物并带回“安全区”
- 教师在每个关卡设置提示,帮助幼儿理解任务内容。
4. 分享与交流(5分钟)
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教师引导他们表达对小动物的关心,以及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5. 结束部分(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播放舒缓音乐,帮助幼儿平静情绪。
六、活动延伸:
-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关绘本,如《小动物的故事》,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动物的了解。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看有关动物保护的视频,增强环保意识。
七、活动反思:
本次体育活动《拯救小动物》整体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了身体,也增强了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通过情境化教学,幼儿能够更好地投入其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在活动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在面对障碍时稍显犹豫,说明他们的勇气和自信心还有待提升。今后可以设计更多鼓励性的任务,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自信。此外,在分组时应更加注重幼儿的能力差异,合理搭配,促进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
同时,我在组织过程中语言表达较为单一,今后可以尝试使用更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另外,活动时间安排略显紧凑,下次可适当调整节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参与。
总之,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体育锻炼,更是一次情感教育的实践。通过“拯救小动物”的方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