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槛遣心二首原文及赏析】杜甫的《水槛遣心二首》是其晚年作品中较为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一组诗。这两首诗虽未如《春望》《三吏》等名篇那般广为流传,但其中所流露出的闲适与沉思,却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人生以及家国情怀的深刻体悟。
第一首: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城外水边的环境。首联“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点明了居所远离城郭,视野开阔,四周无村落,显得格外清静。颔联“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则进一步描绘了江水清澈、树木繁茂、花开满枝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颈联“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最为传诵的句子之一。细雨中鱼儿浮出水面,微风中燕子轻盈飞舞,画面生动而富有生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细微变化的敏锐观察与细腻感受。
尾联“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则是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幽静与远离尘嚣,也隐含着对城市喧嚣的疏离感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第二首: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霞。
枕上别无事,舟中日复斜。
看云连野色,听鸟入林家。
山果垂红叶,溪藤上碧纱。
第二首诗延续了前一首的风格,描写的是诗人清晨醒来后所见之景。“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霞”一句,写出了四川地区多雨的特点,同时也描绘了清晨江边霞光初现的美景,充满诗意。
“枕上别无事,舟中日复斜”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安逸,仿佛一切烦恼都随风而去,只余下眼前的风景。接下来的“看云连野色,听鸟入林家”则将视角拉远,描绘出天空与大地相连的广阔景象,以及鸟鸣声中透出的自然和谐。
末句“山果垂红叶,溪藤上碧纱”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山间果实累累、藤蔓缠绕的画面,色彩鲜明,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悠然之感。
整体赏析:
《水槛遣心二首》虽然篇幅不长,但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杜甫晚年心境的转变。从早年的忧国忧民到晚年的归隐自得,杜甫在这两首诗中表现出一种淡泊与超脱,体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这两首诗不同于他那些悲壮沉郁的诗作,而是以一种平和、闲适的笔调,描绘出一幅幅清新自然的田园画卷。它们不仅是杜甫个人心境的写照,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在今天看来,这些诗句依然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偶尔也要停下脚步,欣赏身边的风景,感受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