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说课稿范文】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展示的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背影》。这篇散文是朱自清先生于1925年所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亲情的可贵,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增强人文关怀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背影”这一细节所传达的深厚情感;难点则在于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并能联系自身生活进行感悟。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我将以一个贴近生活的提问开始:“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某个瞬间,看到父母的背影,心中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共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2. 整体感知(10分钟)
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我会引导他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找出文中的关键人物和事件。同时,我会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文中的‘背影’指的是什么?它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 精读品析(20分钟)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核心环节。我会选取几个重点段落进行细致分析,如“父亲送别时的背影”,并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的。例如:“他用‘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些词语,描绘出父亲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朴素与辛劳。”
4. 合作探究(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围绕“为什么作者要以‘背影’作为文章标题?”这一问题展开交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背影”的理解。
5. 拓展延伸(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背影”,生活中还有哪些细节也能体现亲情?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进一步深化情感体验。
6. 总结升华(5分钟)
最后,我会带领学生回顾全文,强调“背影”不仅是父亲离去的背影,更是亲情的象征。鼓励学生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学会感恩。
四、板书设计
为了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我设计了简洁明了的板书结构:
```
《背影》
——朱自清
1. 背影的含义:父爱、离别、牵挂
2. 写作手法:细节描写、情感真挚
3. 情感主题:亲情、感恩、成长
```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课堂所学,我将布置如下作业:
1. 写一篇短文,描述你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个“背影”。
2. 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比较其风格与《背影》有何异同。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以上就是我对《背影》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与思路。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