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教学实录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教学实录,有没有大佬愿意指导一下?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7 19:04:35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教学实录】一、教学基本信息

- 教材版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 课文名称:《将相和》

- 授课年级:五年级

- 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

-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两个故事的含义。

2. 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3. 感受廉颇与蔺相如以国为重、顾全大局的精神品质。

4.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表达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实录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历史故事——《将相和》。大家知道“将”和“相”分别指的是谁吗?

学生1:将应该是武将,比如廉颇;相就是文臣,比如蔺相如。

教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两位历史人物之间的故事。

教师出示课题:“将相和”,并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8分钟)

教师布置阅读任务:

1. 自由朗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词。

2. 思考:文中讲了哪几个小故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学生2:课文讲了三个故事,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教师补充:其实,“完璧归赵”是背景,主要讲的是“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三)精读品析(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

1. 渑池之会

教师提问: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是如何表现自己的?他的言行体现了什么品质?

学生讨论后回答:蔺相如面对秦王毫不畏惧,敢于据理力争,表现出勇敢和智慧。

教师总结:蔺相如不仅有胆识,还非常机智,他用语言维护了国家尊严。

2. 负荆请罪

教师展示相关段落,引导学生关注廉颇和蔺相如的语言与行为。

学生3:廉颇知道自己错了,主动背着荆条去请罪,说明他知错就改。

学生4:蔺相如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热情迎接,体现出宽容大度。

教师点评:正是因为他们都以国家利益为重,才最终化解矛盾,成就一段佳话。

(四)合作探究(7分钟)

教师组织小组讨论:

1. 如果你是廉颇,你会如何处理与蔺相如的关系?

2. 你认为“将相和”的关键是什么?

各组派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拨,强调“以国为重”“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五)拓展延伸(3分钟)

教师播放《将相和》动画片段,引导学生感受历史人物的情感变化。

教师提问:如果今天你也遇到类似的问题,你会怎么做?

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六)总结升华(2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将相和》这篇课文,认识了两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担当,一个团队要懂得团结。希望同学们也能在生活中学会理解、包容和合作。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通过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注意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也应注意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今后可设计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四、板书设计

```

将 相 和

渑池之会 —— 蔺相如机智勇敢

负荆请罪 —— 廉颇知错就改

以国为重,团结协作

```

备注:本教学实录为原创内容,基于真实课堂教学情境编写,旨在提供参考与借鉴。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