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选举产生班委会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了解班委会的组成及其职责,明确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 学会通过民主程序选举班委会成员,掌握选举的基本流程和规则。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能力。
- 培养学生公平、公正、公开的意识,增强集体责任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增强对班级的归属感。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理解“服务同学、锻炼自我”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班委会的选举流程,理解班干部的职责。
-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选举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避免情绪化或偏袒现象。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班委会职责表、选举流程图、学生投票用纸等。
- 学生准备:提前思考自己适合担任的班干部职位,准备好发言内容。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入课题:“我们班有没有班干部?他们平时做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力量,他们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协助同学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民主的方式选出班委会成员。
2. 新知讲解(10分钟)
- 班委会的组成:通常包括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卫生委员、文体委员等。
- 班干部的职责:
- 班长:负责全面协调班级事务,组织班级活动。
- 学习委员:协助老师检查作业,组织学习交流。
- 纪律委员:维护课堂纪律,监督同学们的行为规范。
- 卫生委员:安排值日,督促保持教室整洁。
- 文体委员:组织文艺活动、体育比赛等。
3. 互动讨论(10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
- “如果你要竞选班干部,你会选择哪个职位?为什么?”
- “你觉得一个优秀的班干部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并补充。
4. 模拟选举(15分钟)
- 步骤一:报名竞选
鼓励学生自愿报名,说出自己的竞选理由和优势。
- 步骤二:演讲展示
每位候选人进行1-2分钟的简短演讲,说明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 步骤三:投票选举
学生匿名填写选票,教师统计结果,宣布当选的班委会成员。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强调:
- 班委会的产生需要全体同学的参与和信任。
- 担任班干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 每个同学都应该为班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拓展延伸
布置课后任务:
- 写一篇小作文《我心中的班干部》,谈谈你对班干部的理解和期待。
- 观察班委会成员的工作情况,记录他们的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班委会的意义和选举过程。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但也有一些学生较为害羞,不敢主动发言。今后应更加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鼓励更多学生参与班级事务。
七、板书设计
```
选举产生班委会
一、班委会组成
- 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卫生委员、文体委员
二、班干部职责
- 各司其职,共同管理班级
三、选举流程
1. 报名竞选
2. 演讲展示
3. 投票选举
四、我们的责任
- 公平公正,团结协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