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李白《哭晁卿衡》原文及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李白《哭晁卿衡》原文及赏析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8 16:06:03

李白《哭晁卿衡》原文及赏析】一、原文

李白《哭晁卿衡》是唐代诗人李白为悼念其友人晁衡(即阿倍仲麻吕)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 日本晁卿辞帝都,

> 空余汉月照空庐。

> 何处相思明月夜,

> 江南江北各天涯。

二、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情感真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三、创作背景

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是日本遣唐使中的一员,于公元717年来到中国,曾在长安学习多年,后官至唐朝左散骑常侍,是当时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晁衡与李白相识,并成为好友。然而,晁衡在公元748年因船难漂流至安南(今越南),生死未卜。李白听闻此消息后悲痛万分,写下这首《哭晁卿衡》,以寄托对友人的哀思。

四、诗歌解析

1. 第一句:“日本晁卿辞帝都”

这一句点明了晁衡的身份和离开长安的场景。“日本晁卿”指的是来自日本的晁衡,“辞帝都”表示他离开了大唐的首都长安。这里既表达了晁衡作为异国之人的身份,也暗示了他离开时的不舍与无奈。

2. 第二句:“空余汉月照空庐”

此句描绘了晁衡离去后,李白独坐空屋,只有汉地的月亮依旧照耀着这间冷清的屋子。一个“空”字,突出了物是人非的凄凉景象,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3. 第三句:“何处相思明月夜”

诗人问自己,究竟在哪个地方,能在明月之夜思念晁衡?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之情。

4. 第四句:“江南江北各天涯”

最后一句点明了两人分隔两地的现实。“江南”与“江北”象征着地域的遥远,而“各天涯”则进一步强调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之远,无法相见,令人唏嘘。

五、艺术特色

1.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全诗仅二十字,却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深情的送别图景,情感真挚,意蕴悠长。

2.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李白运用“汉月”、“明月”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哀婉的氛围,使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3. 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因真情流露而打动人心,体现了李白诗歌一贯的“真”与“情”。

六、结语

《哭晁卿衡》虽短,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人生哲理。它不仅是李白对友人晁衡的深切悼念,也反映了古代中日文化交流中一段珍贵的友谊。这首诗至今仍被人们传诵,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