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会难以发挥作用的调查报告(数字广商及广州商学院)】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工会作为教职工权益保障和民主管理的重要组织,在学校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部分高校工会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甚至在一些学校出现了“形同虚设”的现象。本文以广州商学院(数字广商)为研究对象,围绕工会难以发挥作用的原因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旨在探讨问题根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调研背景
广州商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近年来在数字化教学与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被称为“数字广商”。然而,在校园管理与教职工权益保障方面,工会的作用似乎未能有效体现。许多教职工反映,工会活动形式单一、参与度低、影响力有限,难以真正成为教职工发声和维权的平台。
二、调查方式与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8份,覆盖不同岗位的教职工,包括教师、行政人员、辅导员等。同时,对5位工会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工会内部运作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三、工会难以发挥作用的表现
1. 组织功能弱化
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工会在维护教职工权益方面作用不大,主要表现为对工资待遇、福利政策、职称评定等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协调能力。
2. 活动形式单一
工会组织的活动多以节日慰问、文体活动为主,缺乏针对教职工实际需求的专题活动或培训课程,导致参与热情不高。
3. 沟通渠道不畅
许多教职工表示,工会与学校管理层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工会在反映教职工意见和诉求时往往“声音微弱”。
4. 人员结构不合理
部分工会干部由行政人员兼任,缺乏专业培训与经验,导致工会工作流于形式,难以真正代表教职工利益。
四、原因分析
1. 制度设计不健全
高校工会的职能定位模糊,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持,导致工会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权威性和执行力。
2. 资源投入不足
学校对工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人力等资源投入有限,影响了工会活动的开展和影响力的提升。
3. 教职工参与意识薄弱
一些教职工对工会的认知不足,认为工会只是“走过场”,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4. 外部环境影响
在当前高校竞争激烈、行政化倾向明显的大环境下,工会的独立性受到一定限制,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和协调作用。
五、对策建议
1. 完善工会制度建设
明确工会的职责与权限,推动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工会工作机制,增强其在教职工权益保障中的作用。
2. 加强工会队伍建设
提高工会干部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鼓励更多有责任心、有能力的教职工参与工会工作。
3. 丰富工会活动内容
根据教职工的实际需求,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如职业发展培训、心理健康讲座等,提高工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4. 强化沟通与反馈机制
建立工会与学校管理层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确保教职工的声音能够被听到并得到有效回应。
六、结语
工会作为连接学校与教职工的重要桥梁,其作用不可忽视。广州商学院在推进“数字广商”建设的同时,也应重视工会的发展与完善,切实发挥其在民主管理、权益保障和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只有让工会真正“动起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教职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注:本报告基于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力求客观真实,仅供学术交流与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