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管理规章制度(完整详细版)】为加强电梯设备的规范管理,保障电梯安全、高效运行,确保乘客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电梯管理规章制度》。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用电梯的日常使用、维护、检修、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理等全过程。
一、总则
1. 本制度是电梯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所有涉及电梯使用的部门及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2. 电梯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到责任明确、制度健全、管理有序。
3. 电梯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定期接受培训,熟悉电梯结构、操作流程及应急处理方法。
二、电梯使用管理
1. 使用权限管理
- 电梯仅限于本单位员工及经批准的访客使用,禁止非授权人员擅自操作。
-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或超重、超大物品进入电梯。
2. 使用规范
- 使用电梯时应文明乘梯,不得倚靠、跳跃、打闹,不得强行关门或长时间占用电梯轿厢。
- 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应有专人陪同或使用专用电梯。
3. 紧急情况处理
- 遇到电梯故障、停电等情况时,应立即按动紧急呼叫按钮,保持冷静,等待专业人员救援。
- 不得自行撬门或试图手动开启电梯门,防止发生意外。
三、电梯维护与保养
1. 日常检查
- 每日由电梯管理员对电梯进行巡查,检查电梯运行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声响、轿厢门是否闭合良好等。
- 发现问题应及时记录并上报,必要时暂停使用。
2. 定期保养
- 电梯应按照厂家规定周期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一般不少于每季度一次。
- 维护保养内容包括:清洁、润滑、部件检查、功能测试等。
3. 年检与安全评估
- 每年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电梯进行年度安全检测,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应立即停用,并安排维修或更换。
四、电梯安全管理职责
1. 管理单位职责
- 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电梯管理员。
- 负责电梯运行、维护、检查、培训等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2. 电梯管理员职责
- 负责电梯日常运行监控、故障记录、信息反馈等工作。
- 定期组织电梯安全知识宣传和应急演练。
3. 使用单位职责
- 确保电梯使用环境符合安全要求,不得随意改动电梯结构或安装附属设备。
- 配合电梯管理部门完成各项检查与整改工作。
五、电梯事故应急预案
1. 应急组织机构
- 成立电梯事故应急小组,明确负责人、成员及联系方式。
- 定期组织电梯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应急处置流程
- 发生电梯困人、故障等情况时,第一时间通知电梯管理员和维保单位。
- 电梯管理员应在现场安抚被困人员情绪,同时联系专业救援人员。
3. 事后处理
- 事故处理完成后,应进行原因分析,完善相关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对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应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电梯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国家政策调整更新,修订后需重新公布并组织学习。
3. 所有电梯使用人员须认真学习本制度,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结语:
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重要的垂直运输工具,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广大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单位应高度重视电梯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共同营造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使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