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从军行(唐诗)】《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的一首边塞诗,虽未明确标出作者名字,但后世多认为此诗出自李颀之手。这首诗以悲壮的笔调描绘了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与战争的残酷,反映了唐代边塞生活的现实与将士们的内心情感。
全诗如下: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太白山。
萧条万里无烟火,梦里犹闻铁骑声。
野营万里空城寂,将军帐下酒杯倾。
忽见天边飞雁过,不觉泪湿锦袍轻。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荒凉的边塞图景。开头“白日登山望烽火”,描绘了守卫边关的士兵在白天登上高处瞭望敌情的情景,表现出他们时刻警惕、不敢松懈的状态。“黄昏饮马太白山”则进一步渲染了边地的孤寂与艰苦,战士们在黄昏时分也要为战马饮水,可见其生活之艰难。
接着,“萧条万里无烟火”一句,写出了边塞地区因长期战乱而变得人烟稀少、满目疮痍的景象,令人不禁心生悲凉。“梦里犹闻铁骑声”则是对战士内心深处的刻画,即使在梦中,他们仍被战争的喧嚣所困扰,反映出他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恐惧。
后两句“野营万里空城寂,将军帐下酒杯倾”则通过对比,突显了边塞环境的冷清与将士内心的孤寂。将军虽然身处帐中,饮酒解忧,但内心的忧虑却无法排遣。“忽见天边飞雁过,不觉泪湿锦袍轻”以自然景物的变化引出情感的波动,表现了将士们面对孤独与思乡之情时的脆弱与无奈。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边塞风光的描写,也有对将士命运的同情,更透露出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刻反思。它不仅是一首边塞诗,也是一首关于人性、情感与命运的诗篇。
《古从军行》之所以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其真实而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对边塞生活的真实再现。它不仅是唐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作,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