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微笑】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理解“微笑”在生活中的意义,知道微笑是一种表达友好和快乐的方式。
2.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微笑的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幼儿乐观、友善的情感态度。
3. 语言目标:通过故事、讨论和表演等形式,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微笑的力量》
- 镜子若干(供幼儿观察自己的表情)
- “微笑卡片”若干(上面画有不同表情的小朋友)
- 轻音乐背景(如《小星星》等温馨旋律)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亲切的语气开始:“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我们先来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笑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拿出镜子,观察自己的表情,并鼓励他们做出不同的表情(如开心、难过、生气等),然后问:“你们最喜欢哪一种表情?为什么?”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讲述故事《微笑的力量》:
“在一个美丽的小镇上,住着一位善良的小女孩,她总是喜欢微笑着对每个人打招呼。有一天,一位路过的老爷爷因为心情不好而闷闷不乐,小女孩看到后,主动上前微笑着说:‘你好呀!’老爷爷被她的笑容感染了,也露出了笑脸。从那以后,小镇上的每个人都学会了微笑,大家变得更加快乐。”
3. 讨论与分享(7分钟)
提问引导:
- “故事里的小女孩为什么总是微笑?”
- “微笑对别人有什么帮助?”
- “你有没有遇到过因为别人的微笑而感到开心的时候?”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4. 情景表演(8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场景(如:见到老师、朋友摔倒、收到礼物等),进行情景表演,要求使用微笑来表达友好和关心。
5. 微笑传递(5分钟)
教师发放“微笑卡片”,让幼儿在卡片上画出自己的微笑,并写上一句想对别人说的话(如“你好”、“谢谢你”等),然后互相交换,传递温暖与快乐。
6. 总结与延伸(2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微笑的意义,知道了微笑不仅能让自己开心,也能让别人感到温暖。希望小朋友们每天都能保持微笑,做一个快乐的小天使!”
四、活动延伸:
- 在班级设置“微笑角”,展示幼儿的“微笑卡片”。
- 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微笑,并记录下家人的反应。
-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多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正面引导。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微笑”为主题,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故事、讨论、表演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同时,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微笑的力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教学实际设计,注重互动性和情感教育,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语言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