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有理数的乘法(七年级数学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有理数的乘法(七年级数学教案),快急哭了,求给个正确方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4 17:46:08

有理数的乘法(七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2. 能够正确进行两个或多个有理数的相乘运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提升对数学规律的归纳与总结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和运算步骤。

- 难点:负数与负数相乘时结果的符号判断及实际应用问题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 教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教具: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卡、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有理数的乘法。例如:“小明每天存入银行5元,连续存了3天,那么他一共存了多少钱?”引导学生列出算式:5×3=15。接着提问:“如果小明每天从银行取出5元,连续取了3天,那么他的账户余额变化是多少?”引出负数乘法的概念,即(-5)×3=-15。

引导学生思考:正数乘以正数、正数乘以负数、负数乘以正数、负数乘以负数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2. 探究新知(15分钟)

(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不同情况下的乘法算式,并引导学生观察结果的符号与数值变化。

- 正数 × 正数 = 正数

例:2×3=6

- 正数 × 负数 = 负数

例:2×(-3)=-6

- 负数 × 正数 = 负数

例:(-2)×3=-6

- 负数 × 负数 = 正数

例:(-2)×(-3)=6

(2)总结法则:

-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 绝对值相乘,再确定符号。

3. 例题讲解(10分钟)

教师选取几个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如:

- (-4) × 5 = ?

解:-4×5 = -20

- (-3) × (-7) = ?

解:-3×-7 = 21

- 0 × (-8) = ?

解:0×任何数都为0

在讲解过程中,强调符号的变化规则和绝对值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动手计算并相互交流。

4. 课堂练习(15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练习题包括:

- 计算下列各题:

1. (-6) × 4

2. 7 × (-3)

3. (-9) × (-2)

4. 0 × (-5)

5. (-1) × (-1)

完成后,教师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答案,并进行集体订正。

5. 归纳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以下几点:

- 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

- 绝对值的计算方式;

- 特殊情况(如0参与乘法)的处理。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与有理数乘法相关的例子,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6. 布置作业(2分钟)

- 完成课本P32页第1、2、3题;

- 自主编一道有理数乘法题并解答。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乘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直观易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在讲解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方法。

六、板书设计:

```

有理数的乘法

1. 符号法则:

-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 0乘任何数都为0

2. 运算步骤:

- 先确定符号

- 再计算绝对值

3. 举例:

(-5) × 3 = -15

(-4) × (-2) = 8

```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